这场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,究竟是谁在暗中窃喜,中国又将如何应对?这盘错综复杂的大国博弈,牵动着全球的神经。
美国,表面上急于结束战争,却暗中渔翁得利。 特朗普竞选时信誓旦旦,扬言24小时解决乌克兰问题,上任后却将期限一再缩短,从一个月到十天,这出尔反尔的戏码,如同胡同口张大妈卖煎饼,承诺三分钟出餐,却让顾客苦等半小时,最终告知油条尚未炸好。这三年多的战争,俄罗斯元气大伤,如同蔫茄子般无力,而美国军火商却赚得盆满钵满,口袋鼓胀得足以容纳太平洋。 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(洛马)的股票扶摇直上,雷声公司的财报年年飘红,德国、日本等国则扮演着冤大头的角色,争相购买美国军火,支付高昂的“保护费”。更令人咋舌的是,欧洲国家被迫以十倍的价格购买美国船运的液化天然气,取代此前价格低廉的俄罗斯天然气,这笔生意,其获利之丰厚,远超潘家园的古董倒卖。
俄罗斯的困境,则可以用“老牛掉井”来形容,有劲使不上。 当初预想的闪电战未能奏效,泽连斯基的顽强抵抗,让普京大帝的如意算盘落空,克里姆林宫的算盘珠子恐怕都崩到房梁上了。号称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俄罗斯,后勤保障跟不上,指挥系统混乱不堪,坦克装甲车更是问题频出,远不如老爷车好伺候。更重要的是,普京政府低估了北约的决心,这些“狼崽子”早已磨刀霍霍,伺机瓜分熊肉。
展开剩余71%中国则成为这场冲突中最憋屈的受害者之一。 在乌克兰的投资打了水漂,中粮在敖德萨新建的码头,原本年吞吐量可达250万吨粮食,如今却成了一堆瓦砾。 在外交方面,中国左右为难,西方国家指责中国暗中支持俄罗斯,正常的贸易往来被污蔑为“递刀子”,保持中立则被斥为“和稀泥”。 这种双重标准令人不齿,当年西方国家在越南、阿富汗战争期间,中国可曾说过半句闲话?
俄罗斯如今看似强盛,GDP数据看似增长,实则背后是军工厂加班加点苦撑场面。 百万卢布的安家费吸引年轻人参军,但这印钞票般涌出的卢布,在通货膨胀的浪潮下,如同水中浮萍,毫无价值。石油天然气出口量持续下滑,只能依靠打折销售给亚洲国家勉强维持。如果俄罗斯真的崩溃,太平洋彼岸的国家是否会将矛头转向中国?
美国看似强势,实则内忧外患。 巨额国债高耸入云,甚至超过自由女神像的高度;国内种族矛盾尖锐,社会动荡不安;曾经的工业中心——铁锈带,如今锈迹斑斑,一片萧条。美国依靠离岸制衡的策略,看似游刃有余,实则以他国的鲜血滋养自身的强大。如同曾经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,最终也退回英伦三岛,过起了平淡的生活。
中国经历了风雨洗礼,从40年前的粮食短缺到如今的高铁动车驰骋全球,从被技术封锁到如今的空间站遨游太空,中国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。面对美国的贸易战和技术封锁,中国积极推进产业升级;面对美国的拉拢和孤立,中国积极发展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拓展朋友圈。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依然管用,任凭风云变幻,中国始终岿然不动。
这场战争真正的输家,是乌克兰的流离失所的百姓,以及顿巴斯地区未爆的炮弹。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,小国人民的生命,甚至不如棋子珍贵。
无论特朗普如何耍弄花枪,普京如何唱戏,中国都应坚持“稳住阵脚,办好自己的事”的原则。只要十四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,任何人都无法掀起大风浪!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蚂蚁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